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课外辅导机构的老师比在校老师厉害吗)

1. 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课外辅导机构的老师比在校老师厉害吗?

其实并没有,只是他们的大力宣传和一种速成的教育方式蒙蔽了我们的双眼罢了,让家长和学生产生了一种他们很厉害的错觉。我作为一个刚刚从学校走出来的学生,其实课外辅导这些我也经历过很多,下面我来给大家来说一下我的看法。

首先我们要了解辅导机构是干什么的,他们无非也是为了赚钱,带着比学校老师更高的功利性去赚钱。他们的酬金是和业务是挂钩的,从某些方面来说,其实辅导机构的运营机制是和做销售是一样的。我们可能经常在学校附近的大街上,看到关于辅导机构的铺天盖地的宣传单,上面各种夸大其辞的描述,各种吸引眼球的承诺,比如免费试听不满意无条件退款这样的字样。其实大家都会懂得他们也是在吸引家长,现在家长对于孩子几乎是不惜一切代价。

好多家长每天在接送孩子上学总会碰到一起,他们聊的也大部分是孩子的学习方面的多一点。可能听到说谁家的孩子之前数学都考不及格,然后暑假去什么什么机构补习了,补习结束考了80多分。事实真的是这样的吗?如果你往下跟踪调查,那个学生开学之后回学校上课,参加考试该不及格还是不及格。这就涉及到辅导机构的套路了,短短20天想要把一个孩子的成绩拔高一大截哪有那么容易。此外我们还会听说哪个辅导机构有个很厉害的英语老师,能够让学生一星期掌握多少单词,我还记得我读初中的时候特别火,家长挤破头也把孩子送进去,请问现在还火爆吗?那只是一种速成而且不切实际的营销,对孩子的帮助真的没那么夸张。

孩子的学习说到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打肿脸充胖子的教育手段对孩子没有帮助。课外辅导最初是就是为了帮助一些学习上有困难的孩子,毕竟学生的各方方面的发展是不均衡的,它有存在的独特意义。但如今辅导机构的盛行和大肆吹捧也带有虚假效应的,而且我在这里奉劝各位家长不要过分迷信你辅导机构,还是要注重孩子的课堂学习,让孩子在一种正确的体制下学习。

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课外辅导机构的老师比在校老师厉害吗)

2. 一个教师有没有做班主任的能力?

没有哪个老师天生就会有当班主任的能力。据我所知,现在的大部分任班主任的老师,都是没有经过什么培训的,当班主任的能力是在实践中慢慢形成的。

班主任一般是由校长或教导主任安排的,当然,也有少数是老师自荐的。以前没有当过班主任的老师,初接手一个班级,没有任何经验,是觉得有点头疼,不知从哪儿下手。

一个学校的老师,对新老师是会扶持的,对从没当过班主任的老师,也是会扶持的。通常会安排同一年级的任课老师从中协助。因为这老师与班主任同一年级,对本班学生也相对熟悉。如果遇到本班发生了一些事情,会插手帮忙处理的。这时,新班主任一定要虚心学习别人处理问题的方法,慢慢地也就老练了。

班主任的工作比较繁琐的,首先必须认识本班所有学生,尽可能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成绩,学习习惯,性格,他与同学之间的相处情况。还得大致了解每个学生的家庭状况,家庭成员中谁在主要在监管这个学生,及这个人的脾气等。

班主任在处理班级发生的问题时,切忌“人上入为主”,多听多问,向其他学生了解当时的情况,然后作出初步的判断,再慎重考虑处理方式。有时“冷处理”效果也是挺有效的,我当班主任时就经常采用冷处理。

冷处理就是不处理,不处理也是处理的一种方式。这点,我想当过班主任的老师会有同感的。因为在学生中发生的很多问题,太多的鸡毛蒜皮小事,本身就不存在什么大是大非问题的。

3. 民办的教师培训怎么样?

不知题主说的“原民办教师培训怎样?是说原民办教师任教之前或在岗期间的培训?还是说为原民办教师现在搞个什么之类的培训?

如果是说现在搞个培训。这不得不说这是个好办法。原民办教师都是过五跨六,有的是奔七的人了。五十多岁的仍在拼命地打工,六十岁的有的也在打工,七十多岁的已经没有其他的经济来源。就是60岁以后的也仅靠那每月每年教龄的8元——20元,充其量也就百来十元无法维持基本的生活开支。正愁着没有挣钱的路子,有个培训,当然是技能方面的培训,让那些身体康健又有从业意愿的学点小吃之类的手艺,也算是再就业,岂不更好。

如果说是在岗时的培训,在这一方面还是个“短板”。因为原民办教师是不在编人员,就没有在职培训的资格,就是有也是离职培训,即停发工资,培训其间教龄也不算。我就有这样的经历,都任教两年了,又通过考试被县中师班录取,两年后中专文凭有了,可我县中师班只承认学历,而毕业后不能成为正式教师。算教龄间隔了两年,以至影响到考入地级中师的教龄要求。

还有一种培训也是我经历的,1984年3月招录为民办教师,培训后次年3月上岗任教。这种“先培训后上岗”直接导致成为“计划外民办教师”而被清离岗。

总之,原民办教师就是因为其“特殊的身份”,一路走来,真的不容易。对现在的培训仍是期吩,对过往的培训只能是伤感的记忆。

4. 教师信息技术20信息培训人员近五年退休的要吗?

教师信息技术2.0信息培训人员,近五年退休的也可以参加。首先,当前社会发展,教师行业也需要与时俱进,多学习一些信息处理技术,服务于教学,让课堂生动起来是很有必要的。

第二,有些临近退休的老教师,比如两年以内要退休的,是可以申请不参加的,毕竟年纪大了,学起来比较吃力,用起来的机会也比较少,这是可以选择自愿放弃学习的。

5. 自媒体去哪学?

如果你刚接触自媒体,我觉得你可以先了解一下之后,再考虑去学习,我就是这样的,因为你如果什么都不了解,就去学了,可能会被骗,给你说下我的经历。我起初并不知道什么是自媒体,说起自媒体怎么赚钱更是不知道了,后来也是生活所迫,才做的自媒体,因为我平时上班,做的文员,一个月工资3000块,平时花花也不剩下什么了,然后就接触了自媒体。

刚开始我也是什么都不懂,碰了很多壁,然后在网上接触到了一个自媒体教学平台,那就是XX课堂(前面是老马的企业,不敢报全名),我当时什么也不懂,然后他们说什么都教,给我保证的老好了,然后交了钱之后,什么都没学到,然后我说他们是骗子,还配禁言,也听不成课了,所以说大家在找学习的地方的时候一定要擦亮双眼,看清楚,谨防上当受骗。

后来真是难过死了,花了我一个月工资啊,后来经过朋友介绍,又找了一家,为避免广告嫌疑,我这里就不说名字了,在这里我报了名,给我分了个老师,然后知道了公众号怎么赚钱的(我现在在做的是微信公众号),就是粉丝达到5000之后腾讯会给匹配广告,然后就可以赚钱了,然后我是在一个多月达到的,现在我也做了一段时间了,一个月能赚个一万多点,虽然不多,但是够我花了。现在网络上鱼龙混杂,所以大家在找学习的地方或者老师的时候,一定要擦亮自己的双眼,谨防上当受骗,我在XX课堂就是一个例子。

6. 幼师职业技能证有什么用?

有用啊,证多不压身,幼师方面的证书,还有保育员证,幼师证,后期的园长上岗证,资格证等等,都是有用处的,有的地方必须持证上岗,工资待遇会有所不同,对职位晋升也有帮助。

幼师技能证书,是完成在线学习、通过在线考试的学员,中央电化教育馆授予结业证书,以证明其在线学习经历和成绩。是一种职业技能等级的体现。

7. 教师减负的困境?

教师减负的困境。就“减负”论减负,采取无异于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蹩脚举措,这是减负难有成效的根本原因。

有识之士、专家学者关于“‘减负’是一个系统工程”的论述比比皆是;就连无名草根也都能找出了减负走进怪圈以致成为笑谈的原因。

百度空间中一位大约是教师的网友,排出了减负难有成效的因果关系图:社会用人学历当先,且歧视非全日制的高教学历及职教学历,轻能力和经验考查,于是人们为学历文凭而疯狂→升学看分数,上名校更看分数→高考命题方式等改革迟迟未有成效,灵活的能力考查未能有效凸显→老师应试教育出“成绩”,评优秀晋职称,成为香饽饽→学校升学率高,全校名利双收→老师指挥题海,千万学生争分数夺“名”校→学习负担过重,休息时间被占,学生越来越无法承受→教育部检查→学校搞“双课表”等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检查无果,督导一阵风,负担屡减不降→于是发生事件,再发“减负”通知文件……循环往复,陷入周而复始的怪圈……

“减负”无效的原因如此清晰,连草根教师都能分析得如此有逻辑性,教育部官员、那么多学者专家难道分析不出来?一次一次的座谈研讨难道分析不到这样的层次?真的难以相信。

在这样的前提下,令人不得不这样想:教育部门对社会、政府在用人方面的政策、制度无法干预,于是社会用人学历文凭当先(且大多为全日制大本以上)之弊端便无以改变,“不拘一格降人才”的观念和机制无以建立;社会为文凭而疯狂的现象就无法改变;我国高等教育政策、规模、结构改革严重滞后,导致对高考及高教招生制度、方法不敢有大的突破,题海战术应付高考、中考屡屡有效便不可能被丢弃……

更重要的是,从教育部到某些地方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在教育价值取向方面严重失误,简单地视高升学率高与硬件设施好的学校为“优质教育资源”,唯独不提教育思想和依法办学的规范程度这一更重要的“优质教育资源”的软件标准,客观上默认甚至是鼓励了应试教育模式的“示范性”,且写入目前正在制定的《规划纲要》

——一面三令五申“减负”,一面称全国人民都知道的应试教育特区之“示范高中”等为“优质教育资源”而不提及任何整顿要求出台有力措施,这不是自相矛盾又是什么?——客观效果就是:“应试教育”闻闻很臭,吃起来很香。如不改正,后患无穷…… 由于教育价值观的混乱和错位,教育部在“减负”方面“通知”、文件发得多,动真格儿严厉查处少,这似乎也表现出由于教育价值观的混乱或错误所以对“减负”问题的一手硬一手软,喊得响,做得少

——在许多地方“示范高中”或其它高中发生的学生因不堪重负和压力而自杀的惨剧,对于已经确证因学校办学思想严重扭曲、违规办学剥夺学生休息权利而导致的学生自杀事件,我们可曾见到教育部为此发出什么通报和查处决定?

即使在2009年河南西峡一高发生学生因无法承受学业负担和压力而跳楼自杀事件后,教育部发出了《关于当前加强中小学管理规范办学行为的指导意见》,然而针对“减负”和一个一个花季少年的自杀惨剧来看,这份《意见》显得何等不痛不痒!为何如此?我们不从教育价值观的混乱和错位而导致说得严厉而行为软弱来考虑,又能做出何种解释呢?

“优质教育资源”——这一明确体现教育价值观的概念,如果不首先从教育思想、依法规范办学来界定,而是突出硬件设施、客观上追求分数与高升学率,那么即使陶行知办的晓庄师范或“工学团”也算不上“优质教育资源”,因为设施太简陋了,当然更谈不上现代教育技术。

究竟什么是“优质教育资源”?价值判断岂可错位!!“减负”难如登天的原因其实很简单,没有从学生负担过重的根源下手,而是就减负论减负,自然无效。

正如对一个癌症患者,总是不考虑根本的病因和病灶,而是今天退烧、明天脱敏、后天止疼,大后天开胃……这样的治疗不管花多少气力,能管用吗?假如对那“病灶”本身口头上理论上“痛恨”,而内藏怜悯和难以割舍的某种喜爱,又如何企望能有果断、刚性的治疗措施?

“减负”十多年不见成效,就是因为我们的决策部门由于教育价值观的混乱和错位,导致在“学生负担过重”这一现象中所表现出的诸多矛盾中没有抓住主要矛盾,亦即所谓“根本问题”,因而总是不能确立正确的工作目标指向。

打一比方:如果在战场上,对敌人的方位模糊不清,甚至对那稍显模糊的敌人还在潜意识中尚存几分恻隐,我们能够很果断地瞄准它而扣动扳机吗?

所以,从国家教育部到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如果没有深入系统研究好学生负担过重之根源的话,如果没有系统研究好“减负”的科学配套措施的话,就少谈“减负”吧,免得有些说话有些不客气的网友又要发博文调侃:“哈哈,教育部又在讲‘减负’了……”但是,面对一些高中、一些“优质高中”屡屡出现学生不堪重负和压力而跳楼自杀一类惨剧,对于严重摧残学生身心健康的违规办学行为,如果教育部再不拿出果断措施从比较根本的层面解决问题而始终态度暧昧的话,这是令人无法容忍的,也是难避不作为之嫌的

免责声明:本文作者:“游客”,版权归作者所有,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分享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信息贵在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ynstorm@foxmail.com,我们将在24小时内对侵权内容进行删除。
(75)
影视后期制作教程(专业的电影剪辑师用什么
上一篇 2023年11月20日
长春光机所图书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在合肥
下一篇 2023年11月20日

相关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