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续的意思(赓继与赓续有什么区别)

1. 延续的意思,赓继与赓续有什么区别?

一、指代不同

1、继续:(活动)连下去;延长下去。

2、赓续:不间断地接连延续下去。

二、侧重点不同

1、继续:常指事物的发展变化,也指人的活动,用于强调不间断延长下去,活动连下去。

2、赓续:指照原样延长下去,继续下去,中途不停止。

延续的意思(赓继与赓续有什么区别)

2. 刀郎谢谢你歌词是什么意思?

是刀郎为了表示对自己歌迷的感谢和支持,特意为他们写的一首歌曲。

《谢谢你》可谓体现了刀郎的至诚心路,必将再次感动万千歌迷。刀郎本人希望借助这首歌感谢一直支持他、关注他的全国的“刀迷”及众多的媒体朋友。

他表示正是因为他们带来的温暖,成为了他工作时最坚实的力量,他会继续努力做好音乐,一定不会让关心他的人失望。

3. 延迟延续拖延的意思一样吗?

三个词的意思不一样。

延迟主要是指拖延时间,往后推。如:今天的会议延迟5分钟开。

延续主要是指照原来的样子继续下去。如:此次会议将从周一延续到周二。

拖延主要是指把时间延长,不去办理。会造成在规定时间内不能完成任务,如:开会时,他总是拖延时间,会议不能按时结束,总会往后延迟。

三个次虽然意思不一样,但也属于近义词。

4. 为什么有人说姬姓是百姓之祖?

感谢邀请。

有人说“姬”为百姓之首,大约是因为据说黄帝姓姬。黄帝被尊为华夏始祖,至少是始祖之一,而且后来势力强大,子孙众多,特别是八百年两“周”的王室姓姬。这样,有题目中这个说法,就很正常了。至少,是对先祖的一种崇敬。

黄帝姓姬,源自《帝王世纪》。其曰:黄帝,有熊氏少典之子,姬姓也。少典,娶了有桥氏之女附宝为妻。附宝见大电光绕北斗枢星照郊野,感附宝,孕二十五月,生黄帝于寿丘,长于姬水——黄帝是感天而生,跟他爸爸少典一毛钱关系也没有。

不过,司马迁对此说法不太以为然,他说,黄帝父亲确实是少典,黄帝姓公孙,名轩辕。

司马迁的说法,不是没有根据。他说,孔子曾传下来《宰予问五帝德》和《帝系姓》。他通过研读《春秋》和《国语》,觉得这两部书,对两前本书的阐发很明确,因而,采用了其中关于五帝的相关记载。

所以,自古以来,关于黄帝的姓氏,有两种说法。

司马迁在《五帝本纪》的后面说——

自黄帝至舜、禹,皆同姓而异其国号,以章明德。故黄帝为有熊,帝颛顼为高阳,帝警为高辛,帝尧为陶唐,帝舜为有虞。帝禹为夏后而别氏,姓姒氏。契为商,姓子氏。弃为周,姓姬氏。

司马迁说黄帝和后面这些人“同姓”,指的是有血缘关系,不一定就是姓氏一脉相承。不然,为何帝禹又姓姒了呢?而且,商契也不是姓姬而是姓子。

《周本纪》里,司马迁讲了周王室姬姓的由来。他说——

周的始祖后稷,名叫弃。他的母亲是有邰氏的女儿,名叫姜原。姜原是帝喾的正妃。姜原在野外看见巨人的脚印,心里高兴,想去踩踩,一踏上去便觉得腹中在动,像是怀孕了。生下孩子后,姜原觉得不吉利,几次扔掉都不成功,就又捡了回来,取名叫弃。后来帝舜把弃封在邰,以官为号叫后稷,以姬为姓。

这里,司马迁也没讲周契之所以姓姬,是因为他和黄帝有什么关系;而是封在邰地,才以姬为姓,这更像是由帝舜根据封地所赐之姓——这一点后面会说到。

据说中国最古老的姓氏有八个——姬、姜、姒、姚、嬴、妘、妫、妊。

这八个古姓里面,姬,《说文解字》曰,黄帝因居姬水而得姓;姜,神农居姜水以为姓。姒,史记称,是大禹之姓。姚,《说文》载,虞舜居姚墟因为姓;嬴,东夷首领帝少皞之姓;妘,是颛顼之子祝融后裔一支的姓;妫,是虞舜的氏,不是姓——古代,姓在上,氏在下,其后代有分支以妫为姓。妊,就是任,史记说,黄帝有二十五子,其中十四人赐十二姓,妊或任是其中之一。

有意思的是,甲骨卜辞中记载了一个女人“妊”生孩子,她很可能是黄帝后代嫁给了商王为妻。

请注意,传说中的这八个最著名的姓,传递出三个很重要的信息。

第一个,这八个姓,都是女字偏旁。说明什么呢?说明最初的姓,随母亲——讲的是母亲是谁。

《说文解字》里对“姓”的解释是——“人所生也”——通俗地说,就是由哪个妈生的。

这应该很符合中国最早姓氏的起源——说明我们的先民,经历过一个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母系氏族社会阶段。

世界上所有民族,都经历过这样的阶段。美国著名学者摩尔根在多年考察了印第安人的易洛魁部落后,写了《古代社会》和《易洛魁部落》等著作,以实例证明了母系氏族社会是客观存在过的。

在母系氏族社会里,母亲怀孕生子,抚养成人。但谁是孩子的父亲或者不知道;或者不被重视。 这与当时的人们,对于女人何以怀孕的原因并不了解——卵子受精与有了怀孕的感觉,中间会有几个月的间隔——出于当时的认知条件下,人们往往会把女人感觉怀孕与她当时遇到的一些如电闪雷鸣、吞吃食物,甚至睡觉做梦等现象作为因果关系而联系起来。

所以,帝喾的大老婆踩了巨人的脚印而生下了周弃;二老婆吞食了鸟蛋生下了商契等等。当时的人们,不会去怀疑帝喾家隔壁的老王;也不觉得对于帝喾有什么不妥。

八大古姓传递出的第二个重要信息,是除了感天而生之外,古代之姓,往往还和居地有关。

前面说到了《说文解字》对“姓”的解释——黄帝因居姬水而得姬姓;姜,神农居姜水而以姜为姓;虞舜居姚墟即以姚为姓。 所以,古代的姓,不但往往标注了某某属于哪个母系,还同时显示了是哪个地域的部落。

澳大利亚的土著人,独立的人名很少,在一个人名前面,一般都“前缀”这个人来自哪个地区。

其实,古希腊时期,这个现象也普遍存在。比如说到哲学家芝诺,准确的称呼是“埃利亚的芝诺”。这种情况,在欧洲一直延续到8世纪以后。

《史记》说,帝舜把弃封在邰,以官为号叫后稷,以姬为姓——很可能就是——名,由官职而来,主管农业的官员;姓,由封地而来,“邰”属于姬姓黄帝部落的领地。

八大古姓透露出的第三个重要信息,与第二个紧密相连——姓,和所居领地相关,就是说,血缘关系可能并不重要,而是对哪块土地拥有权力有关。

《尚书.禹贡》记载,大禹治水成功以后,帝舜“锡土姓”。“锡”,是“赐”的假借,就是帝舜赐给大禹土地和姓。

《国语》说,禹治水成功,“皇天嘉之,祚以天下,赐姓曰‘姒’、氏曰‘有夏’”——皇天指帝舜,赐禹“姒”姓,氏“有夏”。

按照《史记.夏本纪》的说法,禹,是帝颛顼的孙子;颛顼是黄帝的孙子。依这个关系,大禹是黄帝嫡传子孙,本应该姓姬,可是,帝舜赐他姓姒。

这说明,第一,“五帝”之首的黄帝,和后来的四帝之间,可能本来在血缘上就是一笔糊涂账——在这个问题上,北大孙庆伟教授的观点很值得参考,他认为,传说中的“禅让”,实际是华夏和东夷两大部落集团之间的轮流执政。这是题外话,遑不赘论。

第二,或者,在除去姓标志母系氏族之外,对土地的所有权还是重要因素。

《说文》讲,嬴姓,是东夷首领帝少皞之姓——既表明了氏族部落所在地,又说明了其所拥有的土地位置。

《史记》也说,黄帝有二十五子,其中十四人赐十二姓——这都是根据封地而赐姓的,这十二个姓,大多不是“女”字为偏旁了——姬、酉、祁、己、滕、葴、任(妊)、荀、僖、姞、儇、衣(依或者殷)。

《史记》载,商契是帝喾的儿子。至少名义上,是帝喾的儿子——因为,他妈吃了鸟蛋生了他。契,后来被封在商地,赐姓子氏——也是因土地所有权而得姓。

东周时期的《左传》总结说:“天子建德,因生以赐姓。”这是两个意思——“天子”因为建立了功德,或者根据居地,而由原来的“天子”赐姓。

这表明,从黄帝那个时期开始,中国的先民,已经在由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转变——八大古姓,都是女字偏旁,但文献记载的,姓这个八个古姓的,都是男人——虽然这些男人们随母姓,不过从姓这八个古姓的男人往后,子女就都从父姓了。

而且,八大古姓之外,又逐渐有了新的姓,这是由“天子”根据封于何地而赐的姓。 司马迁说,禹是姬姓,他的后代被分封在各地,用国号作姓,所以有夏后氏、有虞氏、有男氏、斟寻氏、彤城氏、褒氏、费氏、杞氏、缯氏、辛氏、冥氏、斟戈氏等等。

古代的“氏”,就是这样产生的——或者是姓的分支;或者是天子的子弟和有功的贵族,被分封到各地,以地为姓。

《说文》载,妫,是虞舜的氏,不是姓。氏,或者表明其为某个姓的分支,或者就是虞舜的封地。

这个现象,古人已经发现了。所以,《春秋传》说,赐姓多了,“姓之义乃完”——“姓”,作为血缘联系和象征的意义逐渐削弱了;更多的,是表示对土地,包括附属于土地上的人的拥有权。

姓,最早表示母亲所在的母系氏族部落。也表示这个部落的居地。

后来,转变到父系氏族社会,男人成为了氏族部落的首领。这些男人开始相互征伐,攻寨掠地。经营的好的,可以把土地赏赐给子孙和打仗有功的贵族。

武丁的二媳妇妇好,是战功卓著的战将。商王武丁封给了妇好领地,而且不小。妇好可以很快征调3000士兵随武丁出征。但是,“妇”是嫔妃的称谓,也代表官职。“好”,表示她是“子”姓的女子——武丁和她是族内婚。武丁并没赐给妇好姓氏。就是说,至晚在商代武丁时期,中国已经完成了母系社会向父系社会的转变。

到了武丁的儿子祖甲继位,连妇好曾经主持和参与的王室祭祀这样的权利,后来商王的配偶们都不再享有。也就是说,在商代祖甲时期,已彻底实现了向“男尊女卑”社会的转变。

从这以后,女人们一般只说某某氏——出于某姓之家,自己的姓不重要了。

商代以前,只有天子、王室、贵族有姓,或者有氏。

司马迁的先祖,是帝颛顼的史官,且世代相传,史官肯定也是贵族,有封地,为重黎氏——古代官员没有俸禄,靠自家的奴隶种地养活自己,同时还要向天子纳贡。因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到了周初,家里有人当了司马,这是更大的官,因此赐姓司马——司马迁的姓是这么来的。

周初,才有“百姓”一词,始于《尚书》。不过,这个“百姓”,是百官的代名词。平民和奴隶没有姓。有些有名,有些大概名也没有。

到了春秋战国,“百姓”才有了平民的含义。孔老夫子在《论语.宪问》里,首次使用“百姓”来指代底层民众。

此时,除了天子、王室和贵族,“士”们,也开始有姓。

秦汉以后,姓氏合一,“百姓”才普及到底层民众——那个时候,一般的平民才有了姓。

5. 职务和职级怎么区分?

简单来说,一个和权有关,一个和钱有关。

职务和职级的规定主要实在公务员队伍中实行的,并且实行的比较全面和彻底,关于职务和职级的规定主要是在2018年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规定》中,下面我结合该规定对以上问题进行回答:

一、设置依据

该规定的第2条:国家根据公务员职位类别和职责设置公务员领导职务和职级序列。

二、职务和职级的区分、分类与联系(1)职务和职级的区分

该本规定的第2条第2款对职级进行了界定,所称职级,是公务员的等级序列,是与领导职务并行的晋升通道,体现公务员政治素质、业务能力、资历贡献,是确定工资、住房、医疗等待遇的重要依据,不具有领导职责。公务员可以通过领导职务或者职级晋升。担任领导职务的公务员履行领导职责,不担任领导职务的职级公务员依据隶属关系接受领导指挥,履行职责。

由此可见,职务和执级是并行的,但是却也是十分不同的,比如说领导职务的公务员是具有具体实权的人,在单位里的话语权和对工作的决策力是无容置疑的;而享有一定职级的人,由于不属于领导岗位,故而并没有实权。当然这两者都是晋升的路径。

(2)职务和职级的分类

该规定的第6条规定了职务的层级,具体是领导职务根据宪法、有关法律和机构规格设置。

领导职务层次分为:国家级正职、国家级副职、省部级正职、省部级副职、厅局级正职、厅局级副职、县处级正职、县处级副职、乡科级正职、乡科级副职。

该规定的第7条规定了职级序列的设置依据和层级,职级序列是按照综合管理类、专业技术类、行政执法类等公务员职位类别分别设置。

综合管理类公务员职级序列分为:一级巡视员、二级巡视员、一级调研员、二级调研员、三级调研员、四级调研员、一级主任科员、二级主任科员、三级主任科员、四级主任科员、一级科员、二级科员。

综合管理类以外其他职位类别公务员职级序列另行规定。

(3)职务和职级的联系

该规定的第8条、第9条规定了公务员领导职务、职级对应相应的级别。具体是

1、领导职务对应的级别,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2、综合管理类公务员职级对应的级别是:

(一)一级巡视员:十三级至八级;

(二)二级巡视员:十五级至十级;

(三)一级调研员:十七级至十一级;

(四)二级调研员:十八级至十二级;

(五)三级调研员:十九级至十三级;

(六)四级调研员:二十级至十四级;

(七)一级主任科员:二十一级至十五级;

(八)二级主任科员:二十二级至十六级;

(九)三级主任科员:二十三级至十七级;

(十)四级主任科员:二十四级至十八级;

(十一)一级科员:二十六级至十八级;

(十二)二级科员:二十七级至十九级。

3、厅局级以下领导职务对应的综合管理类公务员最低职级是:

(一)厅局级正职:一级巡视员;

(二)厅局级副职:二级巡视员;

(三)县处级正职:二级调研员;

(四)县处级副职:四级调研员;

(五)乡科级正职:二级主任科员;

(六)乡科级副职:四级主任科员。

三、职务与职级的评定依据

该规定的第15、16条详细规定了职务与职级的评定依据,具体是公务员领导职务的任免与升降,按照有关规定执行;公务员的职级依据其德才表现、工作实绩和资历确定;非领导职务公务员首次确定职级按照有关规定套转。新录用公务员按照有关规定确定一级主任科员以下及相当层次的职级。从国有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和群众团体调任的人员,按照公务员调任有关规定,综合考虑其原任职务、调任职位和工作经历确定职级。机关接收的军队转业干部,按照国家军转安置有关规定确定职级。

关于职务与职级也与当地的领导指数和职级职数有很大的关系,总的来说可以理解职务是一种外在的官方的称呼,是一种领导能力的证明,我们日常经常听到的比如局长、县长、市长、省长就属于职务,具体是领导职务。而职级在日常的交流中很少被提及,主要在于职级相对复杂,且不是专业人士很难短时间讲清楚。但是对工资待遇而言,相当的职务和职级工资待遇可能是不相上下的,比如乡科级副职和四级主任科员虽然一个是领导职务一个是职级,但是工资待遇并不会差别特别大。

有些地方也在推行职务与职级的并行,比如正科(乡科级正职)任职10年以上,可以直接享受县处级副职的工资待遇,所以在公务员对于中尽早的拥有较高的领导职务对于退休之后的待遇也是影响比较大的,按照现在的退休政策女士55岁退休,所以45岁之前解决正科,在退休之后是可以直接享受县处级副职的工资待遇的,错过了45岁这个坎就印象比较大了。

职务与职级的并行目前只是在公务员对于中实行,一些参公管理的单位也在推行,职务与职级的并行目前在事业单位并没有实行,所以如果报考公务员的话,得慎重选择了。

以上是我对这个问题得回答,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6. 孔子的儒学为何称儒?

孔子的儒学为何称儒?

“儒”字本是古代对学者的尊称,字义是“雅”、“优”及“和”的意思,从“人”从“需”,指他们的思想学问能够安定别人,说服别人,为人所需。自春秋、战国、秦、汉以后起,儒家指由孔子创立的后来逐步发展以仁为核心的思想体系。

儒字有二种意思:其一,即有道之士.

《汉书·司马相如传》颜师古注说:“凡有道术者皆称儒”。其二,《说文解字》:“儒,柔也,术士之称。”

称孔子的学说为儒家,起源于《汉书·艺文志》:“儒家者流……游文於六经之中,留意於仁义之际,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宗师仲尼。”

“儒”字(其初文为“需”)在形、声、义三个互为关联的层面上,都有各自的原型和演变系列,下面将分别讨论。

“需(儒)”的形。西周金文有“需”字,其形体上为雨,下为天(“天”和“大”一样,都是人的正面形)。“需”的字形义为人在雨下,当属会意字。不过,该字形表现的真实文化背景是什么仍不太清楚,这一问题将在后面“需(儒)”的义中详加讨论。甲骨文中未见上为雨下为人形的“需”字。根据徐中舒先生的看法,[1]认为“需”的甲骨文形体即大形(人的正面形)周围有三点或四点状。这里首先存在着辨识的问题。由于徐中舒先生认定的“需”的甲骨文,同金文相对照后,两者区别较大,这样,甲骨文中所认定的字形是否真是“需”字?对此,笔者以为尚可存疑。我们认为“需”的字形原型即金文所示的那样上为雨下为人状。即便是像徐中舒先生认定的那样“需”有甲骨文字体,亦为一种简体,且人形周围的三点或四点的原义为雨点义。《说文》所列的篆文“需”,其形体上为雨下为而,篆文下面的“而”为金文下面的“天(人形)”的讹变。由于“需”的本义域的构成有两个义项,[2]一为名词的“儒”义,一为动词等待、需求义,后又发生语音分化,这样便造出“儒”字来(最迟在篆文中已有),分担初文“需”中原有的名词义。“儒”为增形孳乳字,所增加的形符“人”,实际上强化了“需”形下面的人义。

“需(儒)”的声。需,上古音心母侯部。儒,上古音日母侯部。[3]“儒”为“需”的增形孳乳字,并分担了“需”的本义域中的一个义项,然而“需、儒”两者上古音的声母不同,并非同音。其实,“需”这个词的读音在金文中仍保留着两读,既读作心母,又读作日母这一声母的原型泥母。“需”读作泥母,可从“需”的通假用法中得知,如伯公父簠:“用成(盛)米隹稻需(糯)粱。”又《战国策·秦策》:“其健者来使,则王勿听其事;其需(懦)弱者来使,则王必听之。”上引两例中“需”的本字“糯”和“懦”二字皆为泥母字。“需”为何读成两类不同发音部位的声母?对于这一现象,笔者不同意先有sn-之类的复辅音,后分化为二,一为s-(心母),一为n-(泥母)的假设,而是认为该现象是原始汉语就出现的语音历时演变的结果,即“需”有两读,先有n-(泥母),后有s-(心母),演化过程中呈现出声类发音部位的前化。“需(儒)”所在的语音演变类型的演变过程为:原始音泥母经由日母而逐渐演变出心母。[4]“需(儒)”的声母具体演变轨迹可重构为:n(泥母,浊鼻音)> nj(腭化)> (日母,舌面化)>h (清鼻音,为浊鼻音的变体形式)> (清鼻音中鼻音失落,还保留和失落鼻音 同部位的擦音成分,同时又受到清声h的发音方法的同化作用,所以成为清擦舌面音) >S(心母,声类前化)。“需(儒)”的语音由于历时演变产生了两读,又由于“需(儒)”的本义域有二,为了区别起见,泥母字(后为日母字)则写作“儒”,且为名词,心母字则采用原来的写法作“需”,且为动词。

“需(儒)”的义。依照语言意义的发生次序可包括:语言所指的时空中的事件,即自然-文化意义;音义结合的命名理据,即其音为何可以表达其义,也可反过来问其义为何要有其音;有了文字以后的字形义;典籍中实际语义的梳理。“需(儒)”的产生源于原始的雷神崇拜。有关雷神崇拜对中国文化各方面的深刻影响以及诸多甲骨文反映了这一原始文化的问题,笔者已有专著论述。[5]简言之,祭祀雷神的原始方式是燎祭,其直接目的在于求雨。“需(儒)”的形义反映的正是祭祀雷神的求雨仪式。“需(儒)”的原型上为雨,下为人形,形义为人(即祭祀者“儒”)求天上降雨。该词所反映的文化背景是原始社会中的雷神崇拜。再来看一下“需(儒)”一词的命名理据。“需(儒)”的语音原型为na,后来其中的元音出现了a>o>u这样的元音高化的演变过程。所谓“需(儒)”的命名理据的重构,就是要追问有关雷神崇拜的祭祀活动中的一个片段为什么用“na”音来表示?要回答这一问题,仅从“需(儒)”一词的语言内部诸要素的关系中仍找不到答案。有关“需(儒)”一词发生学意义上的问题,必须置于汉语言谱系之中才能解决。[6]原始“na”音位义中有一个语义类型是“女”。女,上古音泥母鱼部。《说文》:“女,妇人也。”其甲骨文字形为两手于胸前屈膝跪坐的人形。“需(儒)”的语音原型为“na”音,表明“需(儒)”的语义类型源于“女”,即“需(儒)”为“女”的语义派生的结果。“需(儒)”的本义为雷神燎祭集团中的女性祭祀者。本义指女性祭祀者的“需(儒)”的音位义源于“女”,和本义指女巫的“巫”的音位义源于“母”,[7]两者呈现出语义的同步引申现象。下面是“需(儒)”在典籍中的用法。《易·需》:“初九,需于郊,利用恒,无咎。”“九二,需于沙,小有言,终吉。”“九三,需于泥,致寇至。”“九四,需于血,出自穴。”“九五,需于酒食,贞吉。”其中的“需”,仍是“求雨”的本义。求雨的祭祀地,在“郊”,在“沙(河边)”或以酒食奉献,故吉;倘若在“泥”,在“血”,由于祭祀地显得不庄重,故不吉。《易·需·象》:“云上于天,需。君子以饮食宴乐。”疏:“言云上于天,是天之欲雨,待时而落。”《说文》:“需, 也。遇雨不进,上 也。”《说文》以“遇雨不进”解释“需”的形义是不确的,而等待义的“ ”为“需”的假借字“须”的后起字。“需”有“等待”义,实为“求雨”本义的相关用法,即“求雨”的过程为“等待”的过程。“需”有“迟疑”义,则是和“等待”有关的引申义,如《左传·哀公六年》:“图之,莫如尽灭之。需,事之下也。”杜注:“需,疑也。”其实,“需”的“需求、需要”以及“等待”诸义,在书面记录时还用假借字“须”来表示。须,上古音同“需”。《说文》:“须,面毛也。”“须”的本义为胡须。“须”表示“等待”义,《诗·邶风·匏有苦叶》:“人涉卬否,卬须我友。”又表示“需要”义,《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敛以时服,不须器物。”其中的“等待”义,后来又写作“ ”。作为名词义的“儒”,其本义就是“需”字形下方的人的祭祀身份的确认。《辞源》在解释“儒”的典籍最早义时,认为是“古代从巫、史、祝、卜中分化出来的人,也称术士,后泛指学者。”《周礼·天官·冢宰》:“儒以道得民。”注:“儒,诸侯保氏有六艺以教民者。”疏:“儒掌养国子以道德,故云以道得民,民亦谓学子也。”《论语·雍也》:“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其中的“儒”为“读书人”义。[8]

孔子在世时,其学说不显,亦无“儒家”、“儒学”之称。后人称孔子为儒家鼻祖,称其学说为儒学,当指孔子所从事的职业而言,而不像先秦其他学说命名的那样,或以姓命名,如墨子的“墨家”,或以学说中的核心词命名,如老子的“道家”。《论语》中孔子谈得最多的是“礼”和“仁”的问题。从孔子后期生涯整理古代典籍和从事教育工作来看,孔子研究并传播了中国文化精神,而这一精神的最高形式是礼,同时传授以“礼”为首要内容的六艺。孔子又大力阐扬“仁”(尽管“仁”这一词早已产生),通过“仁”的人际关系来实现“礼”的社会秩序。孔子的职业精神是强调“礼”,而这一意义上的“儒学”和产生于原始社会的雷神崇拜祭祀活动的“儒”的本义则是一脉相承的。“儒”的原型是具体的人对自然的崇拜活动的产物,由此派生出一整套祭礼来,并影响到社会活动的各个方面。

孔子时代虽然鬼神观念已经淡化,但源于原始社会祭神活动的文化精神仍以“礼”的理想准则而延续,并通过“儒”的实践来传递。以归复传统的“礼”并且深入认识人性中的“仁”而言,孔子是中国文化的第一位当之无愧的承前启后者。

7. 何为天道?

前几天去安徽蒙城的庄子祠堂,对“天道”深有体会。

一个人能够完全与"天道"运行的步调一致的时候,就会处于一种平和的状态,因为这个人与现实相合;“道”是超越诸如对与错、真与假这样有限的人类概念而存在的;“道”究竟是什么呢?庄子曾经反复强调过,“”道”是不可思议的,不可名状的,无法定义的。“道”无形、无性,可得而不可见,“道”非神,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长于上古,而不为老。它是非有非无,代表了推动自然运行的一切模式、形态和潜能。几千年过去了,“道”从来就没有变过,中华民族古老的文明之光一直闪辉在我们这个共同的星球!可现实是你看到的可是不那么慧眼!

免责声明:本文作者:“游客”,版权归作者所有,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分享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信息贵在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ynstorm@foxmail.com,我们将在24小时内对侵权内容进行删除。
(26)
北京自学考试网(北京自考查询系统官网)
上一篇 2023年12月05日
河南天气:未来三天迎来大暴雪,气温悬崖式
下一篇 2023年12月05日

相关推荐

返回顶部